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穩中求進”的新變化:強調供給側改革
2015-12-22 18:02:40??來源:海外網 責任編輯:林雯晶 趙舒文 |
分享到:
|
海外網12月22日電今年政治局會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雖然比往年要晚一些,但其重要性不亞于任何一次會議。一般作為前哨戰的政治局會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相差一周左右,但經常會有變動。最短的時候只相差3天,比如2011年政治局會議在9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12-14日,最長的時候相差11天,比如2012年政治局會議在12月4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12月15-16日。 今年政治局會議推遲到12月14號,是歷年來最晚的一次,但也是最值得關注的一次。從總的定調來看,預計“穩中求進”的說法不會變,但實際上內容會有很大變化:弱化需求管理,更強調供給側改革。 財政成為政策主角 從需求管理來看,中央強調的是適度,預計“積極財政穩健貨幣”的政策組合不會變,貨幣政策將以對沖為主,財政政策將發揮更大的作用。積極財政和穩健貨幣的搭配已經延續了五年,預計今年表述還不會變,但內涵會有所變化。 2015年貨幣政策是絕對的主角,2016年可能逐步退居配角,以被動對沖為主。第一,融資成本的矛盾已經大幅緩解。貸款加權利率下降107個BP,其中一般貸款利率下降91個BP,住房貸款下降123個BP,對于依然融資難的企業,問題出在風險偏好,不是貨幣寬松能解決的。 第二,通脹會掣肘貨幣寬松。從今年來看,央行對匯率依然自信,主要的掣肘因素還是來自通脹,全年最長的一段貨幣空窗期就和CPI的回升有直接關系。而根據我們的預測,2016的通脹會高于今年。 2016年降息的次數會明顯減少。一是存貸款利率已經完全市場化,降息的邊際作用在遞減。降息的意義更多的體現在降低國企等強議價主體的貸款利率和住房貸款利率,但目前住房貸款利率已經從最高時的6.97%大幅降到5%,從10月降息時保持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不變來看,這似乎已經達到央行的合意水平。 二是CPI和PPI都應該高于今年,由于通知下滑導致的實際利率攀升壓力緩解,而且會反過來壓低實際利率。三是降息對貸款利率的影響大于存款利率,會進一步擠壓銀行的息差。 不過,2016年降準的次數不少于今年。一是對沖央行外匯占款的趨勢性下滑,今年央行口徑的外匯占款大降1.2萬億元,而2013年和2014年分別是增加2.8萬億元和6411億元,一來一去產生每年近2萬億元的基礎貨幣缺口。2016年人民幣貶值壓力不減,為了維穩,央行口徑外匯占款的下降幅度預計不少于今年,必須充分降準對沖。二是穩增長的資金需求也需要降準來滿足。1998年為了配合財政部發行特別國債,央行曾一次性降準5%給四大行輸送火藥。2016年專項金融債等公共融資工具會繼續放量,這其實也是一種另類的特別國債,如果只是從存量池子里拿錢,那可能會使穩增長的效果大打折扣。 財政政策將逐步取代貨幣政策成為主角,財政赤字率至少會擴大到2.5%。2014年財政赤字率僅有2.1%,2015年財政赤字率目標雖然提高到2.3%,但橫向來看與美國的3.2%、日本的3.3%、印度的4.1%均有較大差距,縱向與2000年至2002年的2.6%、2.4%、2.6%相比也有提升空間。近日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稱要反思財政政策,其中特別提及“3%的赤字率是不是絕對科學,值得探討”,暗示中央已經開始反思積極財政不積極的問題。 財政政策主要有兩個抓手:擴大政府發債規模結構性減稅。首先,擴大政府發債規模。傳統的地方政府債券雖然是大勢所趨,但目前預算管理和財政透明制度尚不健全的情況下,擴容不會太明顯。主要還是置換債,一定會比今年的3萬億元大得多。其次,加大結構性減稅力度。可采取的措施包括加速固定資產折舊、提高個稅征收起點,加大小微企業減稅力度等。 |
相關閱讀:
- [ 12-22]透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推動中國經濟進入新境界
- [ 12-22]經濟日報評論員:以改革新突破釋放發展新動能
- [ 12-22]2016,中國經濟八大關鍵詞
- [ 12-22]牢牢把握經濟社會發展主動權
- [ 12-22]俄總理簽署命令對烏克蘭實施經濟反制
- [ 12-22]十八大后中央經濟會議首提“房價” 鼓勵開發商降價
- [ 12-22]外媒對中國經濟的關注再度升溫 “‘唱衰’論調不足為信”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