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16日電 (記者 陳康亮)2016年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16日在北京召開。會議明確了2016年中國證監會的多項重點工作,發展多層次股權市場居于首位。 具體而言,發展多層次股權市場的工作包括:首先,研究制定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的相關制度規則,做好啟動改革的各項準備工作。注冊制改革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步到位,對新股發行節奏和價格不會一下子放開,不會造成新股大規模擴容。 要進一步發展壯大證券交易所主板,增強藍籌股市場活力。深入發展中小企業板,深化創業板改革。建立上海證券交易所戰略新興板,拓展市場深度,加大對已跨越創業階段、具有一定規模的戰略新興產業企業的支持力度。 其次,加快完善“新三板”制度規則體系,優化小額、快速、靈活、多元的投融資機制,更好發揮對創新型、創業型、成長型中小微企業的支持作用。 此外,開展股權眾籌融資試點,建立符合股權眾籌“大眾、小額、公開”特點的發行方式。 在會上,中國證監會主席肖鋼表示,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當前,中國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經濟結構調整亮點紛呈,市場資金總體充裕,國企改革深入推進,股市風險得到相當程度釋放,這些都有利于資本市場穩定運行。 但肖鋼亦提醒,當前國際經濟金融形勢錯綜復雜,進入2016年以后,國際金融市場避險情緒上升,全球股市出現新一輪下跌,大宗商品價格加速下跌,一些新興市場經濟體匯率貶值,中國經濟金融面臨的外部環境不確定因素增多;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股市、匯市、債市、貨幣市場等風險因素交互影響,也給今年資本市場發展和監管帶來挑戰。 在擴大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方面,會議提出,進一步拓寬境內企業境外上市融資渠道,研究解決H股“全流通”問題。推動A股納入國際知名指數,引導境外主權財富基金、養老金、被動指數基金等長期資金加大境內投資力度。啟動深港通,完善滬港通,研究滬倫通。 此外,推進自貿區金融開放創新試點。吸引境外機構投資者通過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滬港通和自由貿易賬戶等多種渠道參與交易所債券市場。 其他的重點工作還包括:深入推進并購重組市場化改革,規范發展債券市場,穩妥推進期貨及衍生品市場發展;健全制度,促進市場平穩運行,包括規范杠桿融資、嚴格程序化交易管理;強化制度規則執行,包括加強對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和開戶審查的監管;強化風險防范,包括開展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等。(完) |
相關閱讀:
- [ 01-16]證監會:2015年罰沒款達54億元 創下歷史新高
- [ 01-16]2000島民舉報獐子島冷水團事件造假 證監會核查
- [ 01-15]證監會:一網民編造傳播虛假信息 被罰15萬元
- [ 01-14]證監會重申:3月1日不是注冊制改革啟動時間
- [ 01-14]兩大股票交易所:密切關注大股東減持|證監會:注冊制不會造成新股大規模擴容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