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18日電據證監會官方微博消息,證監會今日表示,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向非合格投資者募集、銷售、轉讓私募產品或者私募產品收益權,且單一私募產品不得超過法定上線。證監會重申,將加強對私募業務的日常監管,加大對違規開展私募產品拆分轉讓業務的查處力度,一經發現,將依法嚴肅處理。 針對現在存在一些互聯網平臺開展私募投資基金、證券公司及基金子公司資產管理計劃等私募產品或私募產品收益權的拆分轉讓業務是否合法的問題,證監會表示,開展私募投資基金、證券公司及基金子公司資產管理計劃等私募產品或私募產品收益權的拆分轉讓業務,應嚴格遵守《證券投資基金法》、《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試點辦法》、《證券公司集合資產管理業務實拖細則》等相關法律法規,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向非合格投資者募集、銷售、轉讓私募產品或者私募產品收益權,且單一私募產品投資者數量不得超過法定上限。 近期,證監會在監管中發現一家交易平臺違規開展私募產品收益權的拆分轉讓業務。具體模式是,先設立關聯公司以合格投資者身份購買私募產品,然后通過交易平臺將私募產品收益權拆分轉讓給平臺注冊用戶。此類業務主要涉及三方面違規事項:一是通過拆分轉讓收益權,突破私募產品100萬的投資門檻要求,并向非合格投資者開展私募業務。二是通過拆分轉讓收益權,將私募產品轉讓給數量不定的個人投資者,導致單只私募產品投資者數量超過200個。三是違反證監會關于通過證券變易所等證監會認可的交易平臺,轉讓證券公司及基金子公司資管計劃份額的規定。證監會及時對這種違規開展私募業務的行為進行了查處,并責令該機構停止開展相關業務。目前,該機構已停止開展私募產品拆分轉讓業務,并對存量業務進行整改。 證監會重申,從事私募基金銷售、轉讓、管理等業務的相關主體,以及開展資產管理業務的證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貨公司及其子公司等機構,應提高合規意識,規范展業,不得以金融創新的名義變相突破合規底線。證監會將加強對私募業務的日常監管,加大對違規開展私募產品拆分轉讓業務的查處力度,一經發現,將依法嚴肅處理。 |
相關閱讀:
- [ 03-14]證監會釋放穩定預期信號 投資者信心正探底回升
- [ 03-13]銀行業總體風險可控、注冊制不能單兵突進、保險扶貧大有可為——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負責人答記者問
- [ 03-13]“接地氣,專業而謹慎”——證監會主席劉士余首秀記者會
- [ 03-13]控風險促改革惠民生——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負責人答問中國金融
- [ 03-12]證監會主席劉士余:不能建議買股票 更不能建議賣股票
- [ 03-12]證監會披露對6宗案件行政處罰 合計罰沒超4500萬
- [ 03-12]中國證監會原副主席:證監會總被埋怨因權力太多
- [ 03-06]證監會主席劉士余話“湘情”談“任務”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