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1日電(記者 柳絲)最近,亞太地區成為美國高層的“出差”勝地。前腳,奧巴馬總統接連訪問越南和日本;后腳,國防部長卡特將參加在新加坡舉行的“香格里拉對話會”。不出意外的話,奧巴馬年內還將再訪亞太。 2009年7月,時任國務卿希拉里在曼谷機場用一句“美國回來了”,宣告了奧巴馬政府將亞洲作為美國戰略“首要任務”。7年來,美國利用政治、軍事、經濟、外交等多種手段全方位布局亞太。 然而,7年過去了,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不僅沒能給亞洲地區帶來白宮所稱的“穩定與繁榮”,反而成為亞太地區不太平的源頭。更有越來越多的美國外交、軍事、戰略領域的官員或學者認為,這一戰略很可能“流產”,甚至淪為奧巴馬政府留給后繼者的一個政治“負遺產”。 對于“亞太再平衡”實質,相比白宮的欲說還休,五角大樓早就明確指出過。卡特日前在美國海軍軍事學院發表講話時又再次強調:“作為地區安全秩序的主要維護者,美軍須做好應對中國挑戰的長期打算,美軍在那里實施的再平衡也將是一項長期努力?!闭f白了,美國“重返亞太”就是為鞏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主導地位,制衡中國的崛起。 帶著這種“美國利益至上”的盤算搞“亞太再平衡”,負面效果自然顯而易見,主要體現以下方面: 政治外交上,美國一方面強化與日本、韓國、澳大利亞、菲律賓等盟友間的雙邊同盟關系,一方面竭力拉攏東南亞、南亞國家,意圖塑造美國在亞太的同盟體系。不過,美國這樣拉幫結派搞“圈子文化”,且不說亞洲國家主觀上既矛盾又焦慮,不愿意在中美之間做選擇題,客觀上也加大了亞太地區大國間競爭的風險。 “國際戰略研究所”在2015年“香會”上發布的“亞太地區安全評估報告”就指出,美國強化其主導的同盟體系,并非地區安全的解決之道,其體系中所暴露出來的“零和”思維,讓這一地區逐漸分裂,甚至滑向冷戰態勢。 軍事上,美國加大在亞太地區的軍事投入,堅持要將60%的海軍力量部署在太平洋,加強軍事同盟,并積極介入地區爭端,如南海爭端、東海爭端、朝核問題。尤其近年來,美國以行使“航行自由”為名增加在南海海域的“巡航”活動,讓西太平洋風急浪高。相對應的是,美國對正在右翼“歷史修正主義”道路上狂奔的日本采取綏靖、“容忍”和支持政策,加劇了亞洲國家之間的矛盾。 |
相關閱讀:
- [ 05-23]奧巴馬的亞太“友誼小船”找不到航向
- [ 05-10]調查:港人平均每日只睡6.5小時 64%人網癮愈來愈深
- [ 05-09]福州成功申辦明年UCLG亞太區執行局和理事會會議
- [ 05-06]奧巴馬亞太裔晚宴演講:鼓勵對抗偏見 行使投票權
- [ 04-30]奧巴馬贊亞太裔貢獻:沒有他們美國故事就不完整
- [ 04-24]國際宇航界如何評價“中國航天日”?
- [ 03-09]海外看兩會:中國堪當亞太區域的穩定器
- [ 02-18]世界看好亞太航空業發展前景 中國市場潛力倍受矚目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