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在線專稿: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于12月份召開,會議將總結2016年經濟工作,并提出2017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而就在11月份,中國經濟數據交出了一份良好的成績單:制造業PMI指數延續上行趨勢,升至兩年高點;非制造業PMI為54.7%,為2014年7月以來的高點。對此,外媒做出積極評價,稱中國經濟“已經給出了最明顯的復蘇信號”。 11月份中國經濟數據喜人 美國“商業內幕”網站12月8日發表文章稱,中國經濟“已經給出了最明顯的復蘇反彈信號”。文章指出,中國11月給出的經濟數據整體超出專家預期,這不僅僅是中國經濟給出的良好信號,更意味著全球經濟將開始回暖。 文章援引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指出,11月份,中國進出口總值2.35萬億元,增長8.9%。其中,出口1.32萬億元,增長5.9%;進口1.03萬億元,增長13%;貿易順差2981.1億元,收窄12.9%。 “11月份中國給出的數據喜人,反映了國際需求的增強。最近的商業調查也顯示,發達經濟體今年將以一個強勢的收尾結束,”英國資本經濟研究所(Capital Economics)中國經濟問題專家朱利安·普利恰特(Julian Evans-Pritchard)表示。 美國《財富》雜志12月初刊登的文章關注到,11月份中國PMI(采購經理人指數)大幅上揚,超出了專家預期。非制造業以及服務業的相關指數也達到2014年以來的歷史新高。文章稱,這些數字不僅給了中國經濟更多的發展動力,從而實現全年6.5%的GDP增長目標的突破,更意味著中國的經濟改革以及刺激增長的政府調控取得了初步成效。 文章援引高盛銀行分析團隊的報告指出,由于數據良好,中國政府在經濟領域已經“更加自信”,開始將焦點從“保增長”轉到了“防風險”上,并在房地產領域出臺了一系列新規,以減緩房價上揚的趨勢。 文章稱,由于占國民經濟40%的制造業指標達到近年來的峰值,非制造業指標也突破了2014年以來的歷史新高,中國經濟前景良好,可以“在經濟復蘇的道路上更有信心的穩定前行”。 中國經濟“硬著陸”屬無稽之談 西班牙財經媒體《外匯街》(FXStreet)12月7日刊登了歐洲全球經濟政策學者丹·施泰因博克(Dan Steinbock)博士的文章,稱“中國經濟只是增長放緩,絕非硬著陸”。 文章稱,按照定義,在某個國家經濟“硬著陸”時,最常出現的情況是中央銀行利率走高以及通貨膨脹率上揚。然而,中國央行近期一直在降息,通貨膨脹率也一直維持在1.5%至2.2%之間,“硬著陸”可謂是無稽之談。 文章指出,最重要的是,“硬著陸”意味著經濟衰退,而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卻維持在6.5%,這是絕大部分發達國家經濟增長速度的3至4倍。因此,中國經濟只是在經歷轉型的“陣痛期”,而不是“衰退期”。 西方經濟發展開始以中國為師 美國《新聞周刊》12月8日發表了題為《中國經濟定將超越西方》的文章。文章表示,當年在財經、金融方面努力向西方學習的“中國學生”,現在已經將要超越自己的“老師”,成為“世界財經大師”。 文章稱,當西方人漫步在中國沿海城市的街頭,經常會發出類似“是時候拷貝‘中國模式’了”的感嘆。當人們看到外灘熙熙攘攘的購物人群,看到人流攢動的購物中心,看到那些高聳入云仍在不斷建造的摩天大樓,會很快的意識到,美國和歐洲的經濟發展,已經落后于中國了。 文章稱,按照2015年的統計,中國GDP占據了全球GDP的32%。這意味著,如果全球產值增長45億美元,那么中國一個國家就貢獻了15億美元,而這一現象其實早已重復出現了很多年。盡管美國GDP在全球GDP中占比也很大,但是中國經濟的貢獻才是全球經濟增長真正的引擎。 文章總結稱,當西方經濟步入了“后資本主義時代”,經濟思路與管理手段進入了單一化的“死胡同”時,中國則在努力為世界引入一個更具彈性的金融市場,一舉顛覆了人們“中國不善于創造商業模式、不善于承受風險與創新”的固有思考模式。(渠鴻儒) ? |
相關閱讀:
- [ 12-09]【經濟信心】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筑牢產業經濟企穩向好基礎
- [ 12-09]【經濟信心】前三季度農業投資增長逾兩成
- [ 12-09][經濟信心]最新進出口數據顯示:外貿結構優化效果更加明顯
- [ 12-09]網購熱潮助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
- [ 12-09]穩中有進:中國經濟提振世界信心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