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報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張婧昊 劉素云):即將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國際電信聯盟秘書長趙厚麟日前在日內瓦接受本臺記者采訪。他表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對于實現全球的互聯互通具有重要推動作用,國際電聯將為該倡議的實施提供有力支持并在未來與中國加強多方位合作。 擁有152年歷史的國際電信聯盟是聯合國的重要專門機構之一,其宗旨是在全世界實現互聯互通。 秘書長趙厚麟在接受采訪時指出,過去一二十年間,全球信息通信技術和服務均發展迅速,但地區與地區之間、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存在差異。目前,各國都已把電信及電信基礎設施建設放在一個很重要的位置,但國與國之間的相互聯通基本上還是一個薄弱環節。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對于實現全球的互聯互通具有重要推動作用,國際電聯愿意在其間架起橋梁。 趙厚麟說:“鄰國之間、地區成員國之間的互聯互通這條大的通道基本上還沒有受到廣泛關注,可以發現中亞地區的通訊基礎設施建設相對還要落后一些。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受到該地區國家廣泛歡迎,地區有這方面需求,中國又有這個意愿,那么如何找到一個中間的聯結通道?國際電聯愿積極同中方進行合作,利用我們與各個成員國之間比較密切的聯系來推動一些地區層面的各國的互聯互通。” 趙厚麟表示,隨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其對信息通訊技術服務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希望通過合作達到共贏,而中國恰恰了解這些國家在發展中的困境與期待,這將有利于合作的達成與推進。他說:“這些國家現在都強調希望能夠建立伙伴關系,提供市場,尋求合作伙伴,共同發展,雙贏、多贏。中國從自身的長期發展過程中深切理解這些發展中國家在發展過程中所感受到的各種各樣的困境,以及他們所期望的援助應該是采取一種什么樣的方式更適合當地發展。中國在這方面能夠體會到這些發展中國家的迫切需要和他們所希望達到的合作環境。應該講,中國在這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所以合作起來應該更愉快一點,更好一點。” 趙厚麟表示,對于信息基礎設施發展相對落后的國家,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為其發展帶來新機遇是不言而喻的。在當前全球經濟不景氣,全球化合作存在不同聲音的大環境下,許多人還有些迷茫,期望中國發揮一個重要的作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三年前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如果說那時大家對此認識還不很充分的話,那么今年年初習近平主席在達沃斯、在日內瓦萬國宮向全世界介紹了中國的思路與宏偉計劃,大家都已經深切認識到“一帶一路”倡議將給沿線國家及全球經濟發展帶來極大的發展機遇。 在此背景下,中國召開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受到了眾多國家領導人與國際組織的關注。這非常清楚地表明,大家都希望抓住這一機遇,與中國加強合作,推動全球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這一戰略規劃已受到各國的普遍歡迎與支持。趙厚麟說:“這是中國今年非常重大的一場國際盛會。此次峰會再次向全球表明,中國是實實在在想和大家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大家也會感覺到,這次峰會以后,一定還會有更多的措施推動‘一帶一路’目標的落實。其對于全球經濟及各方面建設的影響,在今后十年、二十年里都會顯現出來,所以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舉措。” 據趙厚麟介紹,此次峰會期間國際電聯會與中方簽署一份“一帶一路”合作備忘錄,以加強雙方在相關領域的聯系。他表示,國際電聯希望與中方深化合作,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各國之間電信和信息通訊技術的互聯互通,提高這些地區的電信服務水平,使其能夠利用電信通訊技術改善本地經濟和社會狀況。同時,國際電聯也希望借此峰會之際繼續與中方探討在其他領域的合作,包括發明創新,支持中小企業,如何利用電信通訊技術設施和新技術將全球經濟數字化等。 趙厚麟最后表示,國際電聯與中國在未來的合作潛力是多方位的,不僅局限于技術層面,趙厚麟說:“不單是技術援助,也包括基礎設施的建設,人員素質的提高,還有特別重要的就是,中國從自身相對貧窮落后,走到今天不但是電信和信息技術的制造大國,也是發明大國、創新大國,在此發展過程中一些成功的經驗我們也可以在全球的一些發展中國家和地區進行推廣,探討當地的創新和發展模式。所以,與中國除了基礎設施項目本身的合作外,在這些方面都可以進行合作。” |
相關閱讀:
- [ 05-14]【復興絲路】讓綠色點亮“一帶一路”
- [ 05-14]“一帶一路”產能合作結碩果 與30多個國家簽署合作協議
- [ 05-14]“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開幕
- [ 05-14]“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新聞中心忙碌的身影
- [ 05-14]“一帶一路”建設碩果初現 中歐班列連接歐洲29個城市
- [ 05-14]從修路架橋到輸出技術 “上海元素”融入“一帶一路”
- [ 05-14]2017年中歐班列開行1000列同比增長158%
- [ 05-14]辛識平:“一帶一路”,撬動夢想的支點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