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將在北京開幕。這是在“一帶一路”倡議推進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會議,不僅要對過去三年多來取得的成果進行階段性總結,更要為下一步的發展定下大思路、大規劃,以便讓更多的人從這一倡議中受益,推動全球共同發展。 28國元首及政府首腦、61個國際組織的89名負責人、超過1200位與會代表……一組數據足以體現本次高峰論壇的與會之多、規格之高、代表之廣。而就在論壇召開前兩天,美國政府確認,將派代表團參加高峰論壇。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參與,使得本次高峰論壇的范圍涵蓋更廣,成為一次全球性的盛會。 事實上,在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之初,國際社會可能沒有預估到它所蘊含的巨大潛力。三年多過去了,這一倡議所取得的早期收獲成果,讓人們驚嘆不已:從中巴經濟走廊建設,到蒙內鐵路建成運營;從中緬油氣管道全面開通,到中歐班列開行3700多列;從英國欣克利角C核電站動工,到中國——白俄羅斯工業園動工建設,三年多來,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20多個國家建設了56個經貿合作區,累計投資超過185億美元,為東道國創造了近11億美元的稅收和18萬個就業崗位…… 為什么在短短三年,這么一個宏大的發展倡議能快速推進,并取得如此多的成果?關鍵原因在于,它抓住了發展這個“最大公約數”,因而能夠超越國情的不同、制度的區別、文化的差異,成為真正為大家接受并積極參與的一個全球性發展倡議。 雖然國際金融危機爆發距今已有9年,但世界經濟仍未走出危機陰影,復蘇步伐艱難,貿易下滑,增長低迷,由此帶來保護主義和民粹主義抬頭,反過來又增加了發展的不確定性。正是在這樣復雜多變的形勢下,“一帶一路”來了! 這是中國基于“發展得益于國際社會,也要為全球發展作出貢獻”的理念,而創造的一個迄今最重要的公共產品,展現的是一個大國的責任擔當。正因此,“一帶一路”倡議不搞排他的小圈子,不帶意識形態色彩,而是歡迎所有認同絲路精神、志同道合的國家“共商共享共建”,通過自由貿易與互聯互通,走出一條共同發展的新路。這對受困于經濟低迷與保護主義的國家來說,好比是久旱逢甘霖,積極參與和響應,是自然不過的事兒。 當然,任何的發展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由于“一帶一路”參與國家發展程度不同,倡議在落實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這樣那樣的問題和挑戰,也面臨著國際輿論一些雜音的干擾。如果說過去三年多,中國主要以雙邊形式,來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實施的話,那么現在,是時候將所有參與國召集在一起,總結過去、凝聚共識、排除干擾,共同商討下一步的發展大計了。 所以,即將召開的高峰論壇正逢其時。它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過程中,擔負著“承前啟后”的作用,不僅要進行階段性總結和規劃,也致力于打造凝聚更多共識、明確合作方向、推動項目落地、完善支撐體系四方面成果,為“一帶一路”下一步的實施定下思路與規劃。 更應看到的是,“一帶一路”倡議要解決的不僅僅是經濟增長問題,更是“民心相通”、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問題。正如這次參加高峰論壇的伊朗財經部長塔伊布尼亞所說,中國利用自己在技術以及資金領域高超的能力和條件,“為地區和沿線的國家提供了更多的團結在一起、相互銜接的機會。”今年3月,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2344號決議,首次載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呼吁通過“一帶一路”建設等加強區域經濟合作。 從這個意義上說,實現“民心相通”、讓“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入人心、讓和平與發展永不褪色,才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根本目的與最終歸宿。(文/盛玉紅) |
相關閱讀:
- [ 05-14]【復興絲路】讓綠色點亮“一帶一路”
- [ 05-14]“一帶一路”產能合作結碩果 與30多個國家簽署合作協議
- [ 05-14]“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開幕
- [ 05-14]“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新聞中心忙碌的身影
- [ 05-14]“一帶一路”建設碩果初現 中歐班列連接歐洲29個城市
- [ 05-14]從修路架橋到輸出技術 “上海元素”融入“一帶一路”
- [ 05-14]2017年中歐班列開行1000列同比增長158%
- [ 05-14]辛識平:“一帶一路”,撬動夢想的支點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