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制造如何被捧上“神壇”?揭秘幕后推手—— 日本制造業被捧上神壇可謂時日不短了,香火鼎盛,香客膜拜不休。然而,最近卻遭逢強震,神壇搖晃,裂隙大顯。 此次神壇之震發端于“神戶制鋼”,這是一家百年大廠,以鋁、銅等名牌金屬產品為主業,高端客戶遍及歐美和全世界,其產品廣泛應用于汽車、造船、航空航天及軍工企業等。就是這樣一個制造業巨鱷卻被爆出長期上瞞下騙,篡改數據,以次充良……丑聞一出,震驚天下。 這是一次偶發事件嗎?顯然不是。全球媒體都在追蹤,引發了方方面面的批評議論,在聚光燈下,人們尤為關注的是此次事件對“日本制造業神話”所帶來的沖擊和影響。 是的,日本很在意自己的“制造業神話”影響力,因為,正是在這樣一個“神話”中,日本被捧上了世界“制造業神壇”地位。 實力加“吹噓”走上神壇 以工匠精神筑基,以經營理念架構,以規模與效益、技術與研發、質量與價格、品牌與客戶、管理與營銷等戰略披荊斬棘,構建了神話的魅力世界,而日本的一些卓越的企業家更為這樣一個神話構筑鞠躬盡瘁——把他們自己的成功經驗總結出來,編輯成書。松下幸之助就是這樣一群日本企業人的杰出代表。他的書成為企業經營的經典,被譯成多種文字出版發行于全世界。 在日本經濟實現高速發展的同時,為了謀求制造業強國地位,這樣一種神話一邊在被創造,另一邊也在被無限放大,積極編織,于是就有了神話的十全十美,制造業的神壇上也就有了日本??陀^地說,這樣一個神話的出現,不僅有益于日本制造業的良性發展,也確實對世界所有的企業家大有裨益。 在筆者看來,這個神話,大概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下部基礎和上層建筑,所謂的資本、技術、生產、市場、利潤、規章制度等是基礎部分,所謂的工匠精神、企業文化、經營理念、發展戰略等就是這個神話的上層建筑了。 松下幸之助等優秀的企業人把這個部分稱作“企業精神”,并歸結為七大類:產業報國精神,光明正大精神、團結一致精神、奮發向上精神、禮貌謙讓精神、改革發展(適應形勢)精神、服務奉獻(感恩報德)精神。 日本政府曾在年度經濟白皮書中這樣描述,在當前政府為建立日本產業所作的努力中,應該把哪些條件列為首要的呢?可能既不是資本,也不是法律和規章,而是精神,因此,如果就有效性來確定這三個因素各自的分量,那么精神應占十分之五,法規占十分之四,而資本只占十分之一。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在日本制造業神話誕生并由此把日本推上世界制造業神壇的過程中,松下幸之助、盛田昭夫等優秀的企業人確實起到了開拓者和引領者的作用,但日本政府發揮的推手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 “精神垮塌”給全球制造業敲警鐘 “神戶制鋼事件”并非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當然,此一事件還不至于令日本制造業神話就此破滅,從而令日本徹底走下神壇,但頻發的企業丑聞會令日本制造業神話蒙羞,這既是事實,更是毋庸置疑的。如果不從根源上找出原因,就不會杜絕后患,那么相信日本制造業神話破滅是遲早的事,日本走下制造業神壇也是遲早的事了。 關注點在于根源性的問題,即是占了日本制造業神話十分之五天地的“精神”問題。神戶制鋼的問題,既不是資本運作的問題,也不是技術和市場的問題,更不是運營法規和制度的問題,概而言之,神戶制鋼不缺資本、技術、市場和客戶,也不缺企業管理的各項嚴格法規制度,缺失的是優秀領軍人物,喪失了企業精神,喪失了自律自凈自我糾偏能力。神戶制鋼還暴露出一些潛藏的深層次問題,譬如企業所形成的包庇文化、企業內部霸權的山頭主義文化等等,也都是屬于精神層面負的東西。 以神戶制鋼為代表的一些大企業所暴露出來的問題毫無疑問反映了神壇上的日本制造業并非那么貌美如花、玉樹臨風,神戶制鋼事件只是冰山一角,并不能排除還有些什么企業也是患有“精神疾病”的…… 越是有影響力的大企業,尤其是巨頭企業、支柱型產業企業出了問題,就不僅僅是神話破不破滅、走不走下神壇那么簡單的事了,正如該事件所展示的這般情形,這種破壞性事件所形成的沖擊波會嚴重影響全世界。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日本因“企業精神”走上世界制造業神壇,如果走下神壇大概也會是因為“精神垮塌”吧。不僅僅是日本,全世界的企業人都應該汲取深刻教訓,解決好企業精神這個上層建筑的大問題。(作者/任景國 時事評論員) |
相關閱讀:
- [ 10-20]神戶制鋼丑聞不休 日網友驚呼“日本制造”在“墮落”!
- [ 10-12]篡改文化戰勝恥感文化 日本制造,想說愛你不容易
- [ 10-11]鋼鐵業造假“日本制造”褪色 或引發大規模召回事件
- [ 07-25]“日本制造”跌落神壇 安全氣囊淪為“死亡氣囊”
- [ 10-22]“日本制造”繼續出“丑”:說改未改 日產停產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