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調控不會“拉抽屜”(銳財經) 近期,蘭州、南京等城市先后對樓市調控政策進行調整,其中有關限購規則的部分引發海內外廣泛關注。有觀點認為,中國部分城市對限購政策進行某種程度上的“松綁”,表明中國樓市調控已出現基調轉向、“拉抽屜”等問題。對此,專家指出,部分地方樓市政策調整屬于對前期政策中剛性、粗糙部分的適時修正。在“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已成為全社會強大共識的背景下,中國樓市從嚴調控的基調不會改變、長效機制建設的步伐不會放慢、防范和化解風險的決心不會動搖。 放松限制引起關注 2018年伊始,部分城市對樓市調控政策進行了調整。具體來看,這一波調整可以分為兩類:一是將“一刀切限購”變為“差別化限購”。例如,蘭州取消了對偏遠區域的住房限購政策,放松部分城區限購條件,同時在有過熱傾向的城區加碼限售政策。二是定向放松以吸引優秀人才。例如,南京重點針對優秀人才放寬購房條件,允許符合條件的人才先落戶再就業。 分析人士指出,之前各地推出的房地產調控措施略顯粗糙,很多規定帶有“一刀切”色彩,有些還是臨時照抄其他城市的調控措施。隨著樓市調控常態化,一些地方勢必會結合本地情況對樓市調控措施進行細化與優化。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蘭州樓市的過熱主要集中在市區,一些郊區及偏遠地區的新房庫存則較高,對相關區域變“限購”為“限售”,既去庫存也防范炒房,具有積極意義。中泰證券則分析認為,定向放松限購是部分土地財政依賴程度較高或人才流出壓力較大的二線城市引進人才、維持樓市平穩運行的手段。 在全國房地產商會聯盟主席顧云昌看來,當前部分城市政策調整沒有越過“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一紅線,符合分類調控的要求。顧云昌認為,以往調控更多是從需求側著手,未來將更加重視供給端調控,調整住房供應數量和結構。 微調不必過度解讀 那么,部分城市調整政策是否意味著中國樓市調控主基調發生變化了呢?多位業內人士指出,中國樓市長期存在房價總體偏高與結構性失衡并存的問題。前者推升了實體經濟成本,削弱了家庭消費能力以及生育意愿;后者影響著城鎮化進程和質量,制約著地方政府財力。因此,樓市從嚴調控、長期調控的基調不會改變。 平安證券分析認為,中央明確強調要保持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因此未來雖然不排除更多城市對樓市政策進行適度微調,但期待全面放松或大幅度放松仍不現實。海通證券也預計,限購限貸政策仍將是影響一、二線城市需求的主要因素,這些調控政策有很大概率會持續下去。 |
相關閱讀:
- [ 01-15]部分城市樓市放松限制引關注 業內:微調不必過度解讀
- [ 01-12]開年樓市觀察:地方調控精準化 租房落戶再擴圍
- [ 01-11]情人節“撞上”年廿九 香港年花銷售預計升一成
- [ 01-11]環京樓市搶房后遺癥顯現 多個樓盤被曝落宗難
- [ 01-09]新年樓市調控風向問與答:“房住不炒”的目標會不會變?
- [ 01-08]中國局部樓市政策微調 現“一城多策”新風向
- [ 01-08]三城釋放樓市松綁信號? 一城多策或讓調控更精準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