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三位韓籍“慰安婦”到北京尋求童增的支持。受訪者供圖 也正是在上世紀90年代初,查閱了國家圖書館大量史料后,身為大學老師的童增撰寫了《中國要求日本受害賠償刻不容緩》的“萬言書”。經過媒體報道后,他成了名人,“很多受害人給我寫信、來找我,那時候我才感覺到什么是真正的知識分子使命感,覺得這個事情我要做下去”。 “那么多受害者,過了50年,可能很多人已經不在人世,我從信上看到的慘事,不過是冰山一角。”童增被觸動了,“我開始發動受害者或者遺屬寫信給日本大使館,勇敢把自己的苦難和要求說出來”。 1992年,中國民間對日索賠籌備委員會向全世界宣布成立,童增擔任召集人。自1994年開始,童增沒有辜負廣大二戰受害者的期望,委托了日本律師,在中日有關人士的合作推動下,日本眾多律師以日本政府和加害企業作為被告,童增向日本律師推薦的受害者較多,最終確定的訴訟案件涉及的領域為大屠殺、無區別轟炸以及強擄勞工、慰安婦等。為中國受害勞工在日本也提起了多起訴訟,其中起訴三菱材料公司的就有5個案子,即札幌、東京、福岡等地方法院訴訟。這些飽受戰爭傷害的老人,希望為自己、也為死難同胞討一個遲來的公道。 |
相關閱讀:
- [ 11-28]中日民間共同呼吁日方對“二戰勞工”謝罪賠償
- [ 07-14]女子陪兒子參加幼兒園活動時溺亡 家屬索賠170萬
- [ 06-08]游客“裝病”索賠 “吃虧”西班牙酒店要起訴
- [ 04-17]老人在養老院生病去世誰之責? 養老院和家屬均擔責
- [ 03-28]強推基地計劃 日政府以索賠威脅沖繩知事
- [ 03-25]車沒動女司機卻被壯男“索賠” 的哥幫忙要回冤枉錢
- [ 03-18]“重慶大轟炸”民間索賠團要求日本政府認罪并道歉賠償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