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真理還在穿鞋時,流言已經跑遍了世界。”互聯網時代,信息的傳播更為迅速,這種特征似乎更為明顯。“微波爐加熱的食物會產生致癌物質”“多吃主食死得快”“長期喝豆漿會致乳腺癌”……2017年,這些流言是否也出現在你的朋友圈?29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等單位主辦的“典贊·2017科普中國”活動在京舉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孫寶國揭曉了網友投票選出的“2017十大‘科學’流言”,本報記者邀請10位相關領域的專家對這些流言進行了解讀。進入2018年,這些裹著科學外衣的流言,不能信,也別再傳播了。 紫菜不是黑色塑料袋做的 流言1 2017年,有一段視頻在網絡流傳,質疑紫菜“撕不斷、嚼不碎、有腥臭味,是用廢棄黑塑料袋制成”,這再次引起了人們對“塑料食品”的擔憂。 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鐘凱: 僅憑“撕不斷、嚼不碎、有腥臭味”幾個特點就得出紫菜是“廢棄黑塑料袋做的”完全不科學。作為一種海產品,有海腥味是正常的。紫菜自身富含膠狀的多糖類物質,展開時呈半透明狀。收獲時紫菜太老,浸泡水溫不夠,或者浸泡時間較短等原因,都可能導致紫菜韌性較強,似乎“撕不斷、嚼不碎”。辨別起來很簡單:只需煮沸幾分鐘,紫菜就會變軟,并釋放出鮮美的味道,塑料袋則不會。 肉松不是棉花做的 流言2 同樣有一段視頻在2017年被很多人在朋友圈轉發,稱肉松是棉花做的,甚至還有人聲稱是自己做了親身測試后得出的結論。 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李春保: 肉松的本質是肉類食品,由肌(原)纖維組成,主要為蛋白質,能被牙齒嚼碎,在胃腸中可以完全消化。而棉花的本質是纖維素,雖然看上去很松軟,但既不可溶、嚼不爛,也不能被胃腸消化。也就是說:若真用棉花冒充肉松,無論加多少調料,一吃就會被識破。 微波爐加熱的食物不燒焦不會致癌 流言3 有一段時間,一篇題為《請立即停止使用微波爐》的造謠文章在網上流傳,該文章甚至宣稱引用瑞士、美國等國的相關研究及案例等,指出微波爐加熱致癌的多種可能性。 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宣傳部部長、國家老年肺癌聯盟主席支修益: 微波加熱的主要介質是水,加熱的原理是對食物中的水產生分子高頻振蕩,從而產生熱。因此,它不可能產生新的東西。實際應用中,如果把食材燒焦燒煳炭化,的確會產生致癌物,但這與常規烹飪方式中的燒煳、燒焦的作用是一樣的,與是否采用微波加熱無關。由于微波加熱僅作用于水,因此實際加熱溫度在100攝氏度上下。對于各種食材,諸如粥、湯、牛奶、米飯、面條之類高水分食品而言,只要水分沒有被蒸干,食物溫度會始終維持在100攝氏度,不會出現產生致癌物的情況。至于一些食材脫水后被燒焦燒煳,與食材本身的保溫性相關。這與干草類物質堆放嚴密會因內部高熱引發自燃是同一道理,這里微波只是一個加熱源而已,恰恰它的加熱效率又很高。所以使用中控制好時間功率才是重要的。 |
相關閱讀:
- [ 01-07]2017十大“科學”流言榜:一滴血就能測癌等上榜
- [ 01-03]10大科學流言榜公布:“美國人不吃轉基因”入圍
- [ 10-28]10月“科學”流言榜:“速成鴨”全靠打激素?
- [ 05-30]聚焦“科學”流言榜 解開農藥殘留膨大劑等疑問
- [ 12-19]治謠防謠,監管與服務一個都不能少
- [ 02-26]中國多家銀行否認暫停房貸:傳聞不實 政策穩定
- [ 12-21]新北圣誕慶典馬立郝同臺 行動破除立場向左流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