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記者 劉關關 攝 后“大氣十條”時代治霾主戰場調整 新戰役如何打響? 央廣網北京2月23日消息(記者 杜希萌)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環保部初步透露,未來三年,汾渭平原將代替珠三角區域進入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行列。治霾主戰場調整,新戰役如何打響?央廣記者專訪環保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對此進行解讀。20 此次重點區域的調整,涵蓋兩個方面,一個是汾渭平原將代珠三角區域替補成為三大重點區域之一;另一個則是京津冀、長三角區域的范圍將進一步擴容。環保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副巡視員吳險峰說,此次調整后,山西、陜西、河南、安徽,江蘇、山東更多城市將被納入到區域協同污染防治的“隊列”中。 吳險峰:像汾渭平原,涉及到晉陜豫三個省市,另外還有這個黃淮海平原,涉及到魯豫蘇皖四個省多個城市,這些城市跟京津冀和長三角兩個重點區域相鄰。所以考慮在重點區域方面增加汾渭平原。另外我們還會把京津冀長三角兩個重點區域的范圍進行擴大,覆蓋黃淮海平原重點城市。 為何汾渭平原劃入重點區域?用監測數據來表述最為直接。去年,全國74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相對較差的后10位城市中,太原、西安赫然在列。2017年1月,臨汾市區二氧化硫濃度小時均值一度達到1303微克每立方米峰值。而上述城市,均處于汾渭平原區域。相比于京津冀2+26城市及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大部分城市在源解析等基礎工作差距較大,燃煤小鍋爐淘汰比例偏低。如何補上這些短板? 吳險峰:針對個別一些技術比較薄弱的城市,不排除派出一些專業的技術團隊,指導和協助他們開展相關的研究工作。 吳險峰說,在大氣十條實施過程中,日漸成熟的跨區域聯防聯控,今后也將成為治霾的關鍵手段。 吳險峰:把大氣污染聯防聯控的經驗在全國范圍內推廣,特別是針對成渝地區,東北三省、長江中下游城市群,以及通過其他地區有一些區域性的問題的地區,明確建立跨行政區域聯合聯控,以重污染天氣應急聯動為突破口,來穩步推進其他區域開展大氣污染聯防聯通工作。 |
相關閱讀:
- [ 12-17]上海開征“治霾費”? 政策制定部門回應:不準確
- [ 11-23]臺北治霾從機車下手? 引發民眾反彈
- [ 11-08]推廣環保鼓勵新能源汽車 天津治霾不再靠“刮”
- [ 06-05]什么拖了治霾的后腿?
- [ 04-29]武漢每年專花3億元治霾 全年空氣優良要超160天
- [ 04-21]歐盟愿與中國分享治霾和應對氣候問題經驗
- [ 04-12]院士專家問計治霾減排:建立區域碳交易市場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