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雙好: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
2018-03-11 22:17:13?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任編輯:林瑤 林瑤 我來說兩句 |
【十九大·理論新視野】佘雙好: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要加強理論武裝,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這一重要論斷是黨的十七大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宣傳普及活動”、黨的十八大提出“堅持不懈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的深化和發展,揭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和黨的思想建設的新任務和新要求,為新時代的理論武裝工作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和目標。 一、夯實理論武裝的物質基礎 任何理論作為一種社會意識,都是對社會存在的一種反映,它以社會存在的變化為前提和最終決定因素。馬克思認為:“人們自覺地或不自覺地,歸根到底總是從他們階級所依據的實際關系中----從他們進行生產和交換的經濟關系中,獲得自己的倫理觀念。”[①]要想使一種理論觀點深入人心,最根本的條件是建立其產生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只有壯大理論所依托的物質基礎,理論武裝才更有現實依據。從這個意義上說,理論武裝的有效辦法是讓事實說話,通過建立理論觀點賴以存在的物質基礎來達到對理論觀點的認同,從而達到深入人心的目的。 習近平同志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不是好,要看事實,要看中國人民的判斷,而不是看那些戴著有色眼鏡的人的主觀臆斷。”[②]改革開放以來,正因為我們在實踐中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從實踐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科學性和實效性,才提升人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認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黨和全國人民,迎難而上,開拓進取,勵精圖治,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取得的輝煌成就,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伴隨著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戰略目標的實現,伴隨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實踐將越來越充分地證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性和真理性,進一步增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的底氣。因此,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的過程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是緊密聯系、相互促進的。 二、不斷推進黨的理論創新 一種思想觀點要深入人心,既要有事實的感召力,也要有理論的影響力。馬克思說:“理論只要說服人[ad hominem],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ad hominem]。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③]理論深入人心的只有通過理論本身的徹底性來說服人,通過真理的力量征服人。理論徹底性源自理論的科學性,理論的生命力在于創造性,通過理論創新的方式來吸引人。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既要辦好中國的事情,也需要講好中國故事。 黨的理論創新每前進一步,黨的理論武裝就跟進一步,這是中國共產黨開展理論武裝的基本經驗。習近平同志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堅持理論創新,正確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課題,不斷根據新的實踐推出新的理論,為我們制定各項方針政策、推進各項工作提供了科學指導。”[④]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不斷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境界,從而提升人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認同度。黨的十九大對十八大以來理論創新成果進行新的概括和凝練,系統回答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理論創新成果必然促進黨的理論武裝工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提供新的需求和強大動能。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要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要在迅速變化的時代中贏得主動,要在新的偉大斗爭中贏得勝利,就要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基礎上,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長遠的眼光來思考和把握國家未來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戰略問題,在理論上不斷拓展新視野、作出新概括。”[⑤]只有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探索和理論創新的過程,永葆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旺盛生命力,才能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深入人心,指導社會實踐。 三、堅持不懈開展理論宣傳教育活動 理論武裝離不開宣傳教育活動,理論宣傳教育活動是思想深入人心的主渠道。十七大以來,我們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普及計劃,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宣傳教育活動,大大提升了人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認同。實踐證明,我們開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宣傳教育活動是有成效的。要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同樣需要堅持不懈地開展宣傳教育活動。 習近平同志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不懈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要堅持不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堅持不懈促進高校和諧穩定”、“堅持不懈培育優良校風學風”。[⑥]這“四個堅持不懈”既明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也闡明了開展理論武裝的難度。我們要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以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為重點,在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⑦],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提供重要保證。要充分發揮黨校行政學院、國民教育機構、機關企事業單位教育機構等在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陣地作用,堅持不懈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工作。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在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渠道作用,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的原則,“把握好時、效、度,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⑧],營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的良好氛圍。要發揮書籍、刊物在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礎性作用,編寫好理論讀物,用生動清新的語言講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要充分發揮網絡、微博、微信、移動客戶端等新媒體在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特殊作用,優化網絡內容、凈化網絡空間,營造風清氣正網絡氛圍。要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具體制度,發揮政策導向作用,使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的政策措施都體現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要求。要在國家儀式活動、知識競賽活動、社會服務活動中融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內容,發揮實踐指導作用。總之,要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通過教育引導、輿論宣傳、文化熏陶、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等方式,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變成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強大力量。 四、調動人民群眾自覺學習的積極性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黨和人民共同的事業,需要廣大人民群眾共同參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領導全黨全國人民在偉大實踐中凝結的理論創新成果,也是黨和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因此,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與我們每個人的前途命運息息相關。只有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自覺學習實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積極性主動性,才能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 筆者承擔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普及計劃課題調查表明,大多數民眾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宣傳普及活動具有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愿意參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普及計劃活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普及計劃方法的評價中,對“自主開展的學習活動”評價最高;對“您更愿意接受什么樣理論教育活動”一問,選擇“自學,直接研討原著和原文”位列所有選項之首。這表明廣大民眾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具有學習的意愿和自覺性,并且樂于采取自學等方法來提升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認同。同樣,當前,應充分調動廣大民眾學習實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動性、積極性,積極引導廣大民眾學原著、悟原理、踐行為,學以致用、用以促學,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宏偉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作者系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實踐協同創新中心副主任、教授,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課題“實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普及計劃途徑、載體方法研究”首席專家) 注釋 [①]《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470頁,人民出版社,2012。 [②]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14頁,人民出版社,2016。 [③]《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9-10頁,人民出版社,2012。 [④] 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21頁,人民出版社,2016。 [⑤]《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62-63頁,外文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2017。 [⑥]《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377頁,外文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2017。 [⑦]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63頁,人民出版社,2017。 [⑧]《習近平談治國理政》,155頁,外文出版社,2014。 |
相關閱讀:
- [ 03-10]【十九大·理論新視野】努力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
- [ 03-10]【十九大·理論新視野】李后強: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 提升智庫影響力-中國社會科學網
- [ 03-10]【十九大 理論新視野】高質量發展呼喚高質量就業
- [ 03-08]【十九大 理論新視野】新時代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點
- [ 03-07]【十九大·理論新視野】新時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層考量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