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城鎮化不僅要找到錢更要用好錢
2013-03-12 08:46?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城鎮化是本屆兩會熱議的話題之一,據記者了解,圍繞城鎮化相關主題,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共收到提案超過100件,在新一輪城鎮化進程中,如何找到錢、花好錢,是否會引發金融風險,這成了近日代表委員最關心的事情。 離不開金融支持 天津這幾年在城鎮化方面做得很有特色。全國人大代表、天津市市長黃興國認為,城鎮化對于我國經濟發展具有“一著妙棋、全盤皆活”的重要意義,但不能一哄而起,不能僅僅是讓農民“上樓”,而要有科學規劃和產業支撐。 談到金融支持城鎮化的話題,黃興國深有感慨,他對記者說,沒有金融支持,就搞不了城鎮化。例如天津華明鎮,建設過程中需要幾十億元的資金,以國家開發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對小城鎮建設給予了有力的資金支持,最終項目貸款如期歸還,銀行也得到了收益。 黃興國認為,在推進城鎮化過程中,需要農村金融服務的支持與配合。農村金融體系是農村經濟的“造血體”,建立現代農業金融服務體系、補齊農村金融短板,已成為促進城鄉產業互融和要素流動、加快形成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新格局的關鍵環節。 “找到錢”“用好錢” 按照國家發改委的規劃測算,未來我國新型城鎮化將增加2億-3億城市人口,所需的配套資金將達到40萬億元左右。 全國政協委員、浦發銀行行長朱玉辰表示,新型城鎮化建設融資有三大特點:一是資金需求量大,二是建設周期和投資回收周期較長,三是投資項目部分甚至全部體現為社會效益而非直接的經濟效益,需要通過多元化金融服務為城鎮化提供資金支持。商業銀行作為中國金融體系中的主要力量,在金融支持新型城鎮化建設中要發揮主導作用。 “首先要通過創新加大信貸支持。”朱玉辰說,對具有公益性質的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和大學城、醫院等的建設,要創新信貸管理制度,探索收費權質押管理等辦法,尋求有效的信貸投入方式;探索土地流轉收益和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的方式,創新并完善包括土地抵押在內的新型信貸政策;制定城鎮化金融專項業務經營風險偏好,設定風險容忍度,加大城鎮化金融的信貸支持。 其次,融資方式過于單一是制約新型城鎮化的一大瓶頸。2012年底,地方政府債務的74.9%來自于銀行貸款。朱玉辰建議,商業銀行要通過大力發展投行業務、城鎮化產業基金托管等方式,引導社會資金參與國家新型城鎮化建設;通過探索以信托理財和設立資金池的方式,吸引保險資金、養老基金、PE基金、海外資金等參與城鎮化建設;通過推進基礎設施資產證券化,盤活銀行中長期資產,為大型項目提供更多的融通資金;通過打通股權和債權等金融市場,以多元化的融資方式支持城鎮化過程中的基本建設資金需求。 謹防金融風險 全國政協委員、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表示,我國經濟增長往往依賴投資的拉動,現在結合城鎮化這一課題,城鎮化的資金從哪里來需要高度重視。地方在籌集資金時常常會用到債務平臺,假定投資出現了產能過剩,增長沒有效率,以后地方還債的壓力就增大了。他認為,中國最大的風險仍然是金融,金融風險可能出現在與城鎮化相關的領域。“這個是我們要預防的一個風險,城鎮化不要走過去的老路,一談到城鎮化,全國一窩蜂而起,大量花錢,這些都會促成金融方面危機的發生,一個銀行倒閉了就引發一連串的倒閉,一家企業陷入債務危機,資金鏈就斷了,相互就欠債了。” 針對上述擔憂,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認為,如果農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后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就會成為貧民,將導致貧富差距拉大。“要不斷地技術創新、產業升級,利用國家的后發優勢,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如果競爭力提升了,就業機會多了,在城鎮化的過程中就不會出現貧民的問題,也就不會出現過度城市化問題。” |
相關閱讀:
- [ 03-12]中國286地級以上城市城鎮化質量排名:北京排第二
- [ 03-10]代表委員熱議農村電子商務:可以讓農民就地城鎮化
- [ 03-09]“新”在哪里 “化”在何方——代表委員三論“新型城鎮化”
- [ 03-08]文化部部長蔡武:城鎮化不能只有物質經濟的現代化
- [ 03-08]錢月寶代表:搞城鎮化不能"過度負債"
- [ 03-08]蔡繼明:城鎮化不是遍地開花 應有頂層設計
- [ 03-07]外媒熱議中國兩會經濟議題
- [ 03-07]兩會聚焦:中國積極探索新型城鎮化 破解利益再平衡難題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