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第二次“普查”地方債 專家稱債務基本可控
www.fjnet.cn?2013-08-27 06:39? 李金磊?來源:中國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中新網8月27日電(李金磊)被經濟學家視為“中國經濟發(fā)展最大挑戰(zhàn)”的地方政府性債務問題目前正在接受第二次全國性審計。專家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審計地方債是為摸清底數(shù),一些外媒在不清楚地方債規(guī)模的情況下就說中國會發(fā)生債務危機是“瞎掰”。總體來看,中國地方債基本可控,但為防范風險,中國亟待建立一個地方債風險管控機制。 二次全國性摸底地方債務 中國的地方政府性債務問題一直是國內外關注的焦點。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和廈門大學宏觀經濟研究中心日前公布的一份中國經濟學家問卷調查顯示,63%的經濟學家認為地方政府性債務是當前中國宏觀經濟發(fā)展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 目前,中國正在對地方政府性債務進行第二次全國性審計。審計署已于8月1日起對中央、省、市、縣、鄉(xiāng)五級政府性債務展開徹底摸底和測評。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首次全國性審計地方政府性債務在2011年,當時只審計了三級地方政府(省級、市級、縣級)。審計結果顯示,截至2010年底,全國地方政府性債務余額共計107174.91億元。 繼第一次“普查”之后,審計署2012年又“抽查”了36個地方政府本級2011年以來政府性債務變化情況。結果顯示,截至2012年底,36個地方政府本級政府性債務余額38 475.81億元,比2010年增長了12.94%。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地方債最大的問題是搞不清楚有多少,現(xiàn)在大家都在瞎吆喝,但沒有人知道具體規(guī)模,所以,此次全國性審計地方債是非常有必要的。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劉尚希告訴中新網記者,審計地方債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摸清底數(shù),目前外界存在各種猜測和議論,只有經過全國性的大摸底,把地方債的情況搞清楚了,才能評估中國的債務風險。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8-26]國家統(tǒng)計局新聞發(fā)言人:下半年中國經濟仍會“穩(wěn)中有進”
- [ 08-26]國家統(tǒng)計局新聞發(fā)言人:中國地方政府債務是可控的
- [ 08-26]人民日報:中國不會爆發(fā)債務危機
- [ 08-26]管住勞民傷財敗家子 中國控制地方債有足夠手段
- [ 08-26]地方債務龐大引擔憂 專家:中國有足夠手段控制
- [ 08-26]人民日報:中國不會爆發(fā)債務危機
- [ 08-19]財政部研究員:公務員工資進入上漲周期
- [ 08-07]媒體稱部分地方政府為拉動經濟“超常規(guī)”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