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地王八宗“最”:“賣掉”北京的地,能換美國一年GDP
www.fjsen.com?2013-08-27 08:32?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我來說兩句
地王價格連年漲 今年更比往年高 孫河這回算是給北京“出了一口氣”。近年來,盡管北京的房價是全國最高的,但是地王價格卻屢屢被上海、浙江溫州等城市超越。 7月23日下午,《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在北京市國土局交易大廳看到,包括融創、泰禾、東亞新華、中糧地產、中鐵建、萬科、招商、住總等一眾知名房企齊聚一堂,參與朝陽區孫河HIJ低密度地塊的競爭。 經過30多輪競價后,孫河HIJ地塊的價格觸到了政府設定的價格上限,參與競買的房企只得開始競報公共租賃房面積。隨后,又經過30多輪公租房面積的競報,中糧地產最終勝出。 知情人士稱,按照國土部的規定,如果一宗土地的溢價率超過50%,國土部便視為“異常交易地塊”,并對該地塊拿地、付款、開發和銷售過程進行全程重點監測。因此,現在政府部門對一宗土地實施最高限價,其價格上限通常會在底價的基礎上,上浮接近50%的水平。 第二天,中糧地產就拿地情況發布公告,稱北京朝陽孫河HIJ地塊用地規模75359.79平方米,建筑控制規模81716平方米;規劃用途為二類居住用地、托幼用地和醫院用地。但是,關于地價及其他市場信息,中糧地產卻只字未提。 根據業界測算,扣除保障房面積后,該地塊的樓面單價高達4.4萬元/平方米,成為北京新的單價地王,這也是北京有史以來的最高價地王。此前,這一區域的樓面單價只有2萬多元/平方米。 地王年年有,2013年格外多。回頭來看號稱是“地王年”的2009年、2010年,與2013年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不僅僅是之前的地王價格峰值屢被突破,而且從數量來看,2013年地王可謂是在多個城市遍地開花。 根據《中國經濟周刊》旗下的智囊機構中國經濟研究院根據27個省份省會城市的地價編制出的“2013年中國地王圖”顯示,今年以來,各大房企正在全國跑馬圈地,部分城市的地王價格創出了史無前例的新高,49個地王中,有將近一半的地王被大型房企奪得,除了中糧地產,萬科、恒大、綠地、保利、中海等知名地產大佬均斬獲頗豐。 其中,一向稱不拿地王的行業龍頭萬科奪得了上海、重慶兩地的總價地王,而在廣州、杭州等地,萬科奪得的土地價格雖然不是最高的,但也排在前列。如在廣州,萬科奪得的荔灣區地塊總價為6億元,樓面單價高達19638元/平方米,這一價格排在廣州第五。 恒大地產今年奪得了海口總價地王、廣州單價第二的兩個“地王級地塊”,并且一口氣在重慶奪得多宗高價地,將總價第四、第五、第七、第九的地塊收入囊中。此外,從未進京的恒大地產也在今年進軍北京市場,在體量高達51.1萬平方米的昌平區沙河高教園地塊爭奪戰中,恒大地產最終報價35.6億元,總價位列北京第二。 中海地產則奪得了合肥總價地王和內蒙古呼和浩特單價地王;保利奪得了重慶總價地王;綠地奪得了西安總價地王、昆明單價地王、昆明總價地王。 在多個地王大戰現場,記者看到,大佬們幾乎不經思量就頻頻舉牌。針對市場質疑地產大佬熱衷搶地王,萬科有關負責人表示,充分估計到市場風險,嚴格地說,萬科所拿的僅僅是一個城市的區域地王,市場影響不是特別大,風險也可控。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比較異常的是,3月份調控政策出臺,眼下政策正逐步落實,但沒想到市場隨后會以地王頻出來回應,而且速度這么快,這是相當值得警惕的。”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8-08]廣州攀居全國“單價地王”首位 土地市場需降溫為經濟發展“解套”
- [ 07-29]又現連夜排隊與搖號 南京樓市演繹反常"月末瘋"
- [ 07-29]“空城”與“地王”并存背后
- [ 07-29]開發商向一線城市“回歸”
- [ 07-16]“地王”輪番上場 地方債重壓下“賣地”能撐多久
- [ 07-11]開發商缺錢 多地“地王”被收回
- [ 07-10]“地王”頻頻被收回 開發商缺錢還是地方政府動狠?
- [ 07-07]南京國土局收回56億地王 稱系公共利益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