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鐘山風景區一共有多少處文物點?南京體量最大的文物是什么?江南地區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官式古建筑在哪里? 近日,南京首張《南京文化遺產分布圖》出爐。現代快報記者看到,圖上標注的是南京的“非遺”項目和文物點。南京市文廣新局相關負責人透露,他們計劃把文物點、“非遺”導覽再進行細化,未來拿著這張圖,人們能很方便地找到感興趣的去處。記者胡玉梅 118個項目,“舌尖上的南京”占10多項 《南京文化遺產分布圖》分正反兩面,正面是《南京市物質文化遺產分布圖》,背面是《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分布圖》。“非遺”導覽上,南京市級及以上的項目,共118個,全部列得清清楚楚。 “非遺”項目分10個門類: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民俗。其中,傳統技藝項目最多,有30個;其次是傳統舞蹈項目,有20多個;最少的是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項目,目前只有省級非遺殷巷石鎖賽力和市級非遺六月六龍舟競渡。 “舌尖上的南京”歸于傳統技藝門類,有板鴨鹽水鴨制作技藝、綠柳居素菜烹制技藝、劉長興面點加工制作技藝、雨花茶制作技藝、秦淮(夫子廟)傳統風味小吃制作技藝、龍袍蟹黃湯包加工制作技藝、安樂園清真小吃烹制技藝、京蘇大菜烹制技藝、南京香肚制作技藝、雞鳴寺素食制作技藝、星甸清真(烤鴨、五香牛肉)制作技藝、六合牛脯制作技藝、洪藍玉帶糕傳統制作技藝等10多個項目。 118個非遺項目中,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分別是:剪紙、金陵刻經印刷技藝、南京云錦織造技藝和古琴藝術金陵琴派。國家級“非遺”有南京白局、南京金箔鍛制技藝、金銀細工制作技藝、秦淮燈會、龍舞(駱山大龍)和竹馬(東壩大馬燈)。而正在申報的“三菜一茶”:南京板鴨鹽水鴨制作技藝、綠柳居素菜烹制技藝、馬祥興清真菜和雨花茶,目前都在省級“非遺”欄,還沒有進入國家級“非遺”的序列。 從導覽上看,秦淮區的“非遺”項目比較密集,高淳的非遺項目也很多。 |
相關閱讀:
- [ 02-28]上海市第三批非遺名錄公布 共29項
- [ 02-26]8萬網友力挺刀削面申遺 專家:山西面應抱團申遺
- [ 02-26]全國人大代表:望至少一位國家領導人出席公祭
- [ 02-15]南京大屠殺史檔案第三次申報“世界記憶遺產”
- [ 02-08]84歲非遺傳人春節扎竹馬 60余年完成300多匹(圖)
- [ 02-05]重慶火鍋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 制作工序大打文化牌
- [ 01-22]大理再次考慮收古城維護費 旅游業人士謹慎贊同
- [ 01-10]清華師生寫《四個中國人》 關注非遺傳承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