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天然氣出口難補歐軟肋 歐短期難擺對俄依賴
2014-03-19 16:44?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晨 邱淑群 |
分享到:
|
在日前結束的美歐“跨大西洋貿易和投資伙伴關系協定”第四輪談判期間,歐盟希望突破這一法律限制,提出將確保歐洲從美國進口天然氣的條款寫入談判協議中,但美方未予接受。美國首席談判代表達恩·馬尼拉說,美歐自貿談判為能源貿易自由化提供了機會,但能否實現取決于私人參與者和國際定價。 事實上,由于建設液化裝置和天然氣出口終端需獲得美國聯邦能源管制委員會批準,并需投入大量資金和花費數年時間,即便美國政府迅速批準天然氣出口申請項目,短期也無法實現向歐洲供氣。目前美國獲批的6個液化天然氣出口項目中,只有路易斯安那州的薩賓帕斯項目獲準開工建設,最早也要等到2015年下半年才能實現天然氣出口。 更重要的是,由于亞洲天然氣進口價格高于歐洲,美國天然氣出口到亞洲更加有利可圖。美國不少油氣企業已與韓國、日本、印度尼西亞等亞洲國家簽訂了天然氣供應的長期合同。業內人士測算,如果歐洲國家天然氣進口報價超過亞洲國家,所需支付的費用就會比從俄羅斯進口高60%,這對烏克蘭等國家來說是不可承受的。 因此,美國天然氣出口對于歐洲來說仍是“遠水解不了近渴”,歐洲短期內難以擺脫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不過,烏克蘭危機確實推動美國國內有關天然氣出口的爭論焦點從此前的宏觀經濟影響轉向地緣政治和戰略利益考量,這或許會為未來的全球能源格局演變帶來變數。(記者高攀 鄭啟航) |
相關閱讀:
- [ 03-19]專家:俄羅斯不怕西方政治孤立 經濟制裁影響最大
- [ 03-19]克里米亞入俄引發強烈反響
- [ 03-18]男子持槍揚言點燃天然氣 與民警對峙談判4小時
- [ 03-14]烏周邊四國聯合向美國要天然氣 防“斷氣”風險
- [ 03-11]失聯客機搜救迄今無進展 多次發現均與事件無關
- [ 03-09]周吉平對加快我國天然氣發展提出建議
- [ 03-07]陳光標:盡快制定《霧霾防治條例》 進行依法治理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