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開篇:從三中全會到四中全會
2014-12-02 16:54:47??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林晨 陳瑜輝 |
分享到:
|
光明日報編輯部 總綱和姊妹篇 回望是層巒疊嶂,前瞻是萬水千山。 兩年來,我們黨以改革發展穩定、治黨治國治軍、內政外交國防等各個領域的大手筆,寫下了未來歷史的開篇。 2012年11月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會議提出“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標注了發展的新高度,寫下了宏偉事業的總樂譜。新一屆領導集體接過了十三億中國人民的鄭重囑托。 這一年,中國續寫了連續20年GDP高增長的傳奇;中國籍作家第一次站上了諾貝爾文學獎的領獎臺;神舟九號載人飛船與天宮一號成功完成交會對接;“taikonaut(專指中國宇航員)”作為一個新的漢語衍生詞,被廣泛用在歐美知名媒體的報道中。 同樣在這一年,穩增長與調結構的深層挑戰逐漸展現;“控高”與“提低”的收入分配改革深水遇阻;中小企業的脆弱生態引發了民間融資的危險發酵;霧霾由城市困擾發展成了全國性問題。 全世界注視北京。十八大之后的中國,怎么開局,如何落子? 答案很快出現。 一年后的同一時間,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全面深化改革成為新一屆領導集體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承載國家之未來,深系國民之福祉。 兩年后的同一時間,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召開,帶來了180余項法治領域的改革舉措。“歷史上第一個以法治為主題的中央全會”本身,就是意義,就是昭示。 對于未來中國發展的頂層設計,十八大是總綱領,三中全會與四中全會是姊妹篇。在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說明里,習近平總書記這樣闡述起草《決定》的“第一個考慮”:“體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這‘三個全面’的邏輯聯系。” 好一篇青春中國的大文章!貞百慮于一致,驅萬途于同歸。 |
相關閱讀:
- [ 12-01]推進各級政府事權規范化法律化
- [ 11-27]國防部:軍中腐敗不論涉及什么人都會一查到底
- [ 11-27]最高法座談會建言改革 領導“打招呼”應被記錄
- [ 11-26]完善立法體制(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
- [ 11-23]專家:反腐必須依靠法治而不是人治
- [ 11-19]徐紹史主持召開經濟體制改革工作部際聯席會議
- [ 11-19]全國網民留言辦理工作會議聚焦“網民留言辦理”法治化
- [ 11-19]人民日報:紅頭文件泛濫暴露地方政府法治觀念淡薄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