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開篇:從三中全會到四中全會
2014-12-02 16:54:47??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林晨 陳瑜輝 |
分享到:
|
十八大至今的兩年:偉大開篇 十八大至今,僅僅兩年。對于36年前就已開始的改革開放和依法治國的大業,我們翻開了新篇。對于更加偉大的未來,這僅僅是開篇。 我們以發展的兩大車輪——改革精神與法治精神作為開篇。開篇不凡。 法治需要改革精神推進,改革期待法治意識護航。 中國改革已經行進了36年,改革設計者殫精竭慮,改革踐行者篳路藍縷,改革歷史波瀾壯闊,改革成果震古爍今。改革對當代中國的更始之大、變革之深、影響之遠,不啻另一種意義上的革命和解放。而不斷突破原有認識框架、不斷革新原有體制機制的改革精神,也已經成為民族復興的不竭動力。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從半個世紀以來中國發展的歷程看,法治廢弛的年代也是社會發展遭遇重大挫折的年代,法治清明則常常與社會繁榮相伴隨。“法令行則國治”“奉法者強則國強”,不僅是數千年治亂相替留下的經驗,也是共和國幾代人的切身體會;法治精神與法治意識,不僅是文明社會所必須的基因和素養,也是中國百姓發自內心的呼喚。 一年時間,兩次盛會。三中全會,將法治建設作為全面深化改革、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依托。四中全會,把行進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實踐納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制框架予以確認。它們共同留下了這樣的畫外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是一個改革精神與法治精神交相激蕩的偉大歷程。 字里行間流淌的改革精神與法治精神,讓“三個全面”的開篇氣從意暢、神與境合。 曾經,中國靠這兩種精神摸石頭,涉險灘,關山飛度。 未來,也要靠這種精神走向強盛,走向復興,夢圓神州。 |
相關閱讀:
- [ 12-01]推進各級政府事權規范化法律化
- [ 11-27]國防部:軍中腐敗不論涉及什么人都會一查到底
- [ 11-27]最高法座談會建言改革 領導“打招呼”應被記錄
- [ 11-26]完善立法體制(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
- [ 11-23]專家:反腐必須依靠法治而不是人治
- [ 11-19]徐紹史主持召開經濟體制改革工作部際聯席會議
- [ 11-19]全國網民留言辦理工作會議聚焦“網民留言辦理”法治化
- [ 11-19]人民日報:紅頭文件泛濫暴露地方政府法治觀念淡薄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