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戶籍制度改革逐步推進,從目前來看,已經取得了一定成績。在今天上午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胡祖才表示,現在為止,有27個省市區都出臺了戶籍改革實施方案。一些地方已經在這方面取得了一些積極突破,比如說安徽已經基本放開了全省戶籍管制。 新出臺的《關于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若干意見》又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明確提出要進一步放寬農民轉移人口的落戶限制。當然,超大和特大城市的情況特殊,要專門制定辦法。除了超大和特大城市以外,其它城市都要進一步降低了落戶條件。比如,除超大城市以外,要放開大學生落戶,要放開技術工人的落戶,這些政策的含金量都是比較高的。堅持以人核心推進城鎮化,在下一步工作當中一定要根據各地情況積極探索,逐步加以解決。 同時,公安部昨天召開了電視電話會議,部署全國公安機關扎實有力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加快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公安部副部長黃明強調,要吃透中央精神,研究制定更加積極、更加寬松的戶口遷移政策,推動完善更多領域、更大范圍的綜合配套改革措施。黃明表示,要突出重點群體,以農村學生升學和參軍進入城鎮的人口、在城鎮就業和居住5年以上和舉家遷徙的農業轉移人口等4類群體為重點,逐一研究落戶政策,逐一提出解決方案。 加快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為城鎮化和其他領域提供更加寬松的環境,這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那么我們如何看待戶籍制度改革的最新進展呢?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楊宏山作出了分析和評論。 經濟之聲: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胡祖才今天表示,已經有27個省市區出臺了戶籍改革政策。也就是說,全國多數地區都已經開始落實戶籍制度改革。而且有些地方,像安徽、重慶,都已經出現了積極突破。如何評價目前戶籍制度改革的進程? 楊宏山:首先我們戶籍制度改革在加速推進,最近包括公安部、國家發改委都在部署相關工作。第二個方面,在國家新型城鎮化的大布局面前,大中小城市對于農業轉移人口的吸引力是不同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吸引力更強,中等城市和一些小城鎮的吸引力很有限。第三個方面,東西部地區對于農業轉移人口的吸引力也不一樣,東南沿海發達地區的就業機會多,吸引力大,相比較而言,一些西部地區的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的吸引力會更小一些。 經濟之聲:目前戶籍制度改革呈現出了什么樣的特點? 楊宏山:一方面國家在加速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另一方面對于農業轉移人口而言,本身也面臨一個新的選擇,因為現在對于這些農民工家庭來說,它本身也在進行自己合理利益的計算,是保留農村戶口還是就近進入本地的城鎮。如果城鎮的吸引力在加強,當然大家都愿意去,可如果吸引力有限,包括就業機會不能解決,那農民仍然會像候鳥一樣,需要到大城市去就業。目前看來,我們城鎮化的壓力還是比較大的,因為根據國家的規劃,2020年我們的城鎮化率要達到60%,尤其是戶籍人口的城鎮化率達到45%,但是我們戶籍人口的城鎮化率實際上不到40%,根據現有的規劃,要實現目標需要完成一億人口的轉移,從農村戶口轉移成為城鎮戶口,算起來每年有兩千萬人口,壓力還市相當大的。 經濟之聲:近期出臺了多項政策文件,包括放寬農民工進城落戶的限制,鼓勵農民工進城落戶買房。還有像安徽、重慶一些地方的經驗,比如安徽合肥市規定凡有合法穩定工作3年、社保繳納2年的外來人口均可以落戶,落戶門檻大大降低。門檻降低以后效果已經顯示出來了,到2015年6月份已經辦理落戶人員14.4萬人。重慶市也把落戶門檻降得比較低,符合條件的農村居民可以很順暢地轉換成城市戶籍居民。這些地方的經驗能不能逐步在全國推廣? 楊宏山:這些地方的經驗實際上就是把門檻相對的降低,在這種情況下,對農民工來說,尤其是大城市的吸引力會增加。但是僅靠合肥、重慶等有限的城市把門檻降低,任務仍然是非常艱巨的。全國的城市總量一共是653個,不是每一個城市都有像合肥、重慶這樣的吸引力。戶籍放開的同時,還需要另一個支持,也就是人們在這個地方落戶,同時還需要具有就業保障。像合肥,是一個省會城市,近幾年它的發展很快,提供就業機會也比較多,但不是653個城市都有像合肥這樣,有一個相匹配的發展環境來吸引農民工解決落戶問題。不同城市應該是情況不一樣的。 經濟之聲:在我們逐步進行戶籍制度改革的過程當中,能不能引導人們就地城鎮化,讓一二三線城市共同發展,來尋找自己特有的一種發展方式? 楊宏山:一二三線城市共同發展從理論上來講是非常好的。從現實來看,要讓一二三線城市共同發展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大城市本身的公共服務更好,基礎設施配套也更完善,很多企業愿意到大城市去。當然中小城市也有自己的優勢,比如它的土地相對比較便宜,勞動力用工成本相對低,這一點來講,相關的發展也需要公共政策配套的支持。在新型城鎮化面前,我們也要培育更多的城市,對于一些具有相當經濟規模的大鎮,要讓它有機會轉變成為城市,這樣的話,當我們的城市更多了,新型城鎮化推進才會前景,容量也會更大。另外,在區域發展的政策上也需要做相應的調整,對中小城市要給予更好的更有利的支持。 |
相關閱讀:
- [ 01-29]27省區市已出臺戶籍改革實施方案 市民化進展較慢
- [ 01-29]發改委:27個省市區已出臺戶籍改革實施方案
- [ 01-05]住房城鄉建設部副部長:加快戶籍改革是城市化關鍵
- [ 12-23]“居住證”“積分落戶”只是戶籍改革的第一步
- [ 11-25]十三五生產要素改革全面提速 戶籍改革排名靠前
- [ 03-04]7省市明確今年出臺戶籍改革具體措施
- [ 03-01]北京通州回應戶籍改革:區縣無決策權
- [ 12-11]戶籍改革新政漸落地 環京津五縣市買房落戶引熱議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